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罗耀明:“先做好人,才能做好中医”

2018网络媒体走基层   时间:2018-02-08 16:49    http://www.xcxc.cn/   

  ——行医三十六年,医治50万人次,获评首届“漳州市名中医”

  芗城新闻网讯(郑文典 郑凯 文/图)“老罗啊,心肠热着呢。”提起上墩罗耀明副主任医师,芗城区上墩卫生院周边的村民无不竖起拇指称赞他是“大好人、好中医”。

  罗耀明出身中医之家,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被评为福建省名老中医的罗能知。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,他从小就背记医学古籍,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,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父亲的医德。“在我的记忆里,从小到大,父亲都是在接诊医人,上班在医院接诊,回到家里还要接待慕名前来求医的老病号。当时医生收入微薄,但父亲在家接诊却不收人一分钱。”在那个医疗资源紧缺的年代里,父亲清白行医和为人的形象,深深印在了罗耀明幼小的心灵里。

  受父亲影响,1978年,罗耀明子承父业,毅然报考省中医班,走上中医之路,先后担任过巷口、新桥、上墩等四家卫生院的院长兼医师。36年来,罗耀明用仁心医术为群众解除病痛,获得了患者的感激和称赞,因此收到了许多感谢信和绵旗,人们纷纷亲切地称呼他“老罗”。

  老罗对待每个病患都十分认真,问诊极为细致耐心,在每个病例上花的时间都很多,以至以要经常加班。行医数十年,老罗养成了习惯,碰到疑难杂症,就动笔记下,过后翻查资料,久而久之就比别人多懂些,感悟深点。翻开他的“疑难杂证”治疗手札,字迹正整的病例记录,显出了这位老中医难得的“精神气”。

  一位患者胡某,每月总会几天头晕得受不了,一年来要因此住院数次,十分痛苦,经人介绍找老罗诊治两次后,基本痊愈。还有一位患者张某,下肢静脉曲张住院手术后一个多月,下肢肿胀、红痛不消,经老罗仔细诊治,施药方予以消肿活血后,也一周而愈。像这样经老罗仔细观察推敲,确诊后对症下药的例子还很多,就是这样一例例精妙的治疗,树立了老罗在病患心中好中医的形象。

  在上墩村周边还口口相传着一则关于老罗的小故事。

  十几年前,有个流浪汉,身无分文,来到卫生院求医。当蓬头垢面的流浪汉蹒跚走入大厅、不时因疼痛而呻吟时,在场的群众纷纷闪躲。老罗见状,来到流浪汉身旁,不顾他满身污秽,为其把脉。诊断后,把他带到药房取药,对药房人员说:“钱记在我帐上。”后来,那位流浪汉还来过几次,老罗都出于对病人的同情和怜悯,给予了医治,并赠送一些药物,直到流浪汉不再前来为止。当时亲眼见到老罗出手救治流浪汉的村民不少。从此,罗中医“大好人、好中医”的口碑便“一传十、十传百”流传开来。

  对于他人的赞誉,罗耀明始终很谦虚,总打趣地说:“我就是个杂家,不是什么名家,看的都是杂病。”这就是老罗,忙,却高兴。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,老罗把几十年来多达50万人次的行医经验认真做了梳理,总结出了针对退行性骨关节病、眩晕、消化系统、慢性荨麻疹、失眠、呼吸系统等病症的临床中医治疗经验,得到业内同仁的普遍认可。他还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基层卫生院的中医之路,提出了把中医品牌作为卫生院特色做大做强,拓展小卫生院生存空间的做法。自2015年上墩卫生院中医馆修建完成后,全院中医处方总量翻了一倍,月平均接诊达5000人次,开出的中医类处方约占总量的60%。2016年9月,老罗因此荣登首届“漳州市名中医”榜单,成为唯一一位来自基层卫生院的医师。

  做为中医前辈,把中医更好传承下去是老罗此生最大的心愿。如今,年近花甲的他又主动请缨,一下收了三个徒弟,其献身中医的劲头,感染了身边许多人。罗耀明说:“行医是我的本分,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,先做好人,才能做好中医!”

来源:芗城新闻网 编辑:赵露佳 时间:2018-02-08 16:49 收藏此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