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彩惠为春风老人修剪指甲
游彩惠和陈建敏是和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位普通的助老员,两人搭档风雨无阻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、困难老人提供助老服务。她俩用心、用情投入到这份暖人心扉的工作中,从职业需要转为主动助老爱老,经历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。昨日,笔者随同她们入户,了解助老员平凡但又不凡的工作点滴。
在东华广场张春风家里,助老员的到来让老人十分高兴,热乎地抓着彩惠的手,叨起话来。“来,阿姨您坐,我先为您剪指甲。”彩惠从随身带的工具箱中拿出量血压器、指甲刀,边仔细给老人量血压、修指甲,边和老人聊天;建敏则帮老人擦地板、整理房间。张春风一家四口人,她和丈夫都年近八旬,没有养老金,还要扶养两个三十多岁的智障儿子和女儿,全家依靠政府低保金和残疾人居家托管金勉强度日。芗城区巷口街道苍园社区、和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其纳入服务对象,由政府买单,每月安排人员入户一次提供90分钟的陪聊等助老服务,并发放一部免话费的专用智能手机,提供随时呼叫上门服务。临别前,张春风紧紧抓着彩惠的手说:“你们真是太好了,感谢你们!”
“从事这份职业,遭受些辛苦和委屈,但也收获了真情和尊重。”在前往下一户的路上,说起助老经历,游彩惠和陈建敏感慨良多。心直口快的建敏说,她俩都是下岗工人,家庭情况相似、个性相同,有缘相识成为好朋友,于是相约搭档当起助老员。她们的单位共有32名助老员,要为全区8103位特定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、生活照料、家政服务、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助老服务。因此,彩惠和建敏每月要入户为一百多位老人提供服务。
交谈间,来到民主里社区低保户吴丽贞老人家。吴丽贞一家也是四口人,她、丈夫、患严重帕金森症失去劳动能力的女儿、智障儿子。丈夫患有胃病,家里几乎全靠丽贞一个人忙里忙外苦苦支撑。一进门,丽贞就像盼到亲人一样,热情地把彩惠、建敏迎进去。“哎呀不好意思,又让你们多跑一趟了,我记性不好,老忘记怎么使用手机。”“不要紧,我教你,只要记住按这个键就可以了。”好不容易手把手教会老人使用手机,彩惠为丽贞的丈夫修剪指甲、量血压。得知丽贞家的马桶坏了好几天,建敏掏出500元硬塞给老人:“这点钱你先拿着,回头我叫人过来修理。”“不要不要,上次你给过我钱了,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要!”丽贞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,建敏又拿出面巾纸为老人擦拭。之前,建敏入户为丽贞服务时,得知老人生病急需钱,立即拿出200元给老人看病。爱心最感人。此时,坐在一旁的丽贞的女儿百感交集,情不自禁扑进彩惠怀里哽咽难言。“不哭啦,要坚强乐观。现在社会福利越来越好,还有许多爱心人士帮助你们。”好不容易让一家人情绪平稳下来,彩惠、建敏再次叮咛丽贞及其女儿,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、保重身体,有困难及时找她们,这才与老人惜别。
“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。其实,大多数老人最需要的是陪聊倾诉,因此我们上门服务老人十分开心。”建敏和彩惠说,从事这份职业,她们觉得自己更有爱心、更易知足、心态更好了,每当看到老人经受各种困苦,就发自内心地想多帮他们一些。
⊙郑文典 郑凯 文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