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历史,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、继续前行的力量。”2018年,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。
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“不惑之年”,“春天的故事”仍然记忆犹新……1985年,漳州地改市,芗城区也随之成立,从那时起,一代又一代的芗城人紧随改革开放的步伐,大胆探索,勇于开拓,求索奋进,亲历和见证了芗城一次次辉煌巨变。
这些年,城市版图更有张力
夜幕降临,走进“万科里”,门庭若市,霓虹闪烁,两万多平方米的室内商业街区,涵盖商超、母婴童玩、小资轻餐等多种业态,正在逛街的吴玉华女士(化名)告诉笔者,她1983年在西洋坪村出生,也一直没离开过这里,从4岁坐车进城,到14岁骑车进城,再到如今住在城中,她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,城市发展半径正不断扩大。
吴女士的话在《芗城区志》中得到印证,从1990年来,随着胜利路、瑞京路等城市道路不断西进,“芝山新城”框架逐步浮现,闽南师大附小、正兴医院等配套纷纷落地,万科、夏商等楼盘拔地而起,西院湖生态园、芝山公园等公园开园迎客。若再极目远眺,占地7380亩的西湖生态园施工现场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,近万套安置房全线开工、近千亩湖体已现雏形。我们不难预见,这里必将成为全市海绵城市、绿色城市、智慧城市示范区。
“芝山新城”的蝶变,只是芗城区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原止于城区北面的火车站广场,东面的柑仔市,南面的南星片区,随着新华南路、胜利东路等城市道路不断扩展延伸,纵横交错,四面发散,城区框架被逐步拉开,建城区面积扩大了12倍,增加到38.5平方公里,“中心带动、西部突进、向北延伸”的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。
旧照:上世纪70年代末芗城区鸟瞰庄村摄
这些年,城市环境更有颜值
从1918年10月,热火朝天的中山公园建设场景,到1990年如火如荼的江滨公园施工现场,再到如今车辆穿梭、焊花飞溅的西湖生态园建设工地,这一道道岁月年轮无不印证着芗城人对建设“田园都市、生态之城”的执着追求。
特别是近年来,芗城区积极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,深入践行“生态+”模式,号召全区400多名党员干部,投入超百亿元,推动建设50多个生态项目,并同步开展水、大气、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,特别是组织农业面源污染、开发区截污纳管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城市内河整治“四场专项整治”行动,促成生猪养殖全关停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,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%以上,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等6项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,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%。
如今,生态效益正在芗城持续释放。一座原来极为普通的珠里村变身为国家和省、市领导高度关注,约5万名游客观览的蕉海公园;一片400多亩的棚户区变身层林叠翠的西院湖生态园;一处臭气熏天的黑水沟变身可以悠闲发呆的南山文化生态园;一座即将被遗忘的古城恢复了昔日的繁华似锦,布袋木偶戏、芗剧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,成了传统曲艺、灯谜、庙会等民间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……一个“绿城、花城、水城、历史文化名城”的秀美芗城正在健步走来。
这些年,城市生活更加舒心
建区之初,芗城区以拓宽胜利路为开端,成片开发改造瑞京、新华南等片区,兴建“漳州地方风味小吃一条街”、闽南商业批发市场等商业街,培育形成了水仙大街、南昌路等六大商圈。
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为顺应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芗城区委区政府紧密结合实际,把解决群众的“堵点”“痛点”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、满意度的重要切入点。
近三年来,全区完成教育项目投资7.5亿元,是前五年投入资金总和的6倍,推动开工33所中小学幼儿园,可累计新增学位17000余个,在今年省级教育“两项督导”评估反馈会上,省督导评估组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近年来芗城区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,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;改扩建20条市政道路,建设7座人行天桥、4座停车楼,新增车位732个;投入20余亿元新建16个安居房项目,特别是2018年交付使用安居房2082套、开工近1万套;社区综合服务场所100%达到200平方米以上;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探索民警进村(社区)班子,群众安全感率98%。城区变化当然远不止这些,“最强大脑”正在走进芗城,智慧停车“上天入地”、农贸市场“扫码交易”、生活垃圾“直运快递”……不少市民纷纷点赞,市区道路更畅通了,生活配套设施更完善了,城市功能显著提升。
这些年,城市经济更有活力
穿行于金峰开发区,科华技术、傲农集团等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,中南高科、大唐幸福里等项目工地车水马龙……在金峰众创园内,58位创业个体、400多名年轻创客在这里碰撞思想、聚集灵感,工业设计、软件信息工程、文化创意等一个个新概念、新服务、新创意,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片热土所呈现的活力氛围。
也许你不会相信:二十多年前,这里还是杂草丛生,荒无人烟,仅有50多家企业。而如今,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,综合发展水平已连续两年蝉联全省省级开发区第二位。
如此巨大变革,金峰开发区是怎么做到的?企业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主力军。芗城区正是牢牢抓住了这点,特别是近年来,芗城区累计投入约7亿元,推动总长10公里金塘大道建设,带动金安等片区开发达2万亩;探索建立了“核心区企业一体化服务”、干部职工“卡片挂牌”服务等服务机制……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,迎来了新一轮投资热潮。中国500强企业中南高科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;傲农集团成为漳州市首家境内A股主板上市民营企业,入选省百强企业;三宝集团全年纳税可望突破10亿元大关,成为全市纳税最多的企业,跻身中国民企制造业300强,入选省百强企业;金峰众创园获评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”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”等等。
现在,让我们把视线继续向前,芗城区城市的建设脚步将沉淀为奋力前行的底气,熔铸为爬沟过坎的动力,让这片土地知行合一,奋勇向前,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展现中心城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,奋力当好富美新漳州建设中坚力量。 ⊙郑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