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城的大街小巷,一座座年代久远的牌坊跨街而立,蔚为壮观,炫示着漳州历代文风鼎盛,人才辈出的荣耀。香港路上,林尚书牌楼、蒋侍郎牌楼历经三百余载,巍峨如故。岳口街头,蓝理牌楼和许凤牌楼一前一后,高高耸立,象将军一样雄视老街上低矮的亭仔脚楼,护卫着集市上熙来攘往的人车摊贩。四牌楼皆高十余公尺,一式的三间五楼十二柱。蓝理牌楼和许凤牌楼的楼匾“勇壮简易”、“所向无敌”、“闽越雄声”、“楚滇伟绩”,皆康熙亲笔御书。匾额两边青石雕饰的花卉、人物、龙凤、狮兽浮雕,工极精巧,颇具欣赏价值。
沿古街往西北面走,穿过胜利路,登临芝山,是市区的最高处。昔日芝山上有开元寺、法济寺、净众寺等名刹。开元寺建于唐代,历史最悠久,佛事最兴盛,香火冠闽台。清同治三年(一八六四),太平军侍王李世贤进军漳州,与清军对垒,开元寺毁于战火。今尚存残碑断碣,供人观瞻。
芝山顶上有三亭。威镇亭冲天耸立,与城东南的威镇阁犄角对峙,恰似一对撑天华表。甘露亭建于明嘉靖十六年,传因天降甘露,御史李元阳作表祝此祥瑞,知府孙裕特建亭纪念。日华亭得日最先而故名。凭高远望,威镇亭最宜。从亭中俯瞰,漳州平原广阔无限,阡陌纵横。漳州古城依山临江,车水马龙。山脚下,市区扇面展开,街道四方辐射,繁花绿树掩映着新街老巷。城南边,芗江如练,滔滔东行。隔江南北相望的圆山和芝山,象忠实的勇士护卫着漳州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。